主講人🙏🏻:楊林貴國際莎士比亞學會執委、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莎士比亞分會副會長
報告人簡介:
楊林貴教授是國際莎士比亞學會執委🧗🏿♂️🏏、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莎士比亞分會副會長。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在美國高校執教多年,主講莎士比亞研究等英文專業課程。2010年回國任教,2011年入選浦上海市江人才計劃🕐,現任万事娱乐特聘教授、莎士比亞研究所所長、万事娱乐副院長🎖。兼任《世界莎士比亞研究文獻》🫛🙇🏽、《莎士比亞年鑒》、《多元文化莎學》等國際期刊編委;西南大學莎士比亞中心名譽主任、四川外國語大學莎士比亞中心顧問👹、上海創意產業協會莎士比亞中心顧問。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代表論文“Cognitionand Recognition : Hamlet’s Powerof Knowledge”(入選“哈羅德·布魯姆現代批評闡釋系列2009年),出版著作類成果10余部✮,主編的《莎士比亞與亞洲》在美國出版(EdwinMellenPress2010),即將出版《莎士比亞研究》叢書6冊(總主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曾主持多項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莎士比亞的媒體重構與傳播研究)。
報告摘要:
400年前文化巨匠莎士比亞離開人世,然而他的死卻意味著永生,因為他的不朽作品影響了人類四個世紀,而且還在不斷得到閱讀、演出⚇、傳播、欣賞👂🏻。在西方現代文化中他享有基督耶穌一樣的位置,他的傑作被當成俗世聖經。更重要的是👈🏻,他的經典作品早已超越宗教信仰和國界,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財富🖕🏽,成為世界文學的經典,成為現代文化的基本因子。從這個意義上說,“莎士比亞造就了現代文化;現代文化成就了莎士比亞”(瑪喬麗·嘉博)🚁。
本講座從莎翁經典與流行文化的關系角度,探討莎士比亞之所以經久不衰的某些奧秘,探討莎士比亞經典的創造性和創新性,還要探討後現代世界如何有創造性地再現經典。莎士比亞的創作準確把握了文藝復興時代的流行傳統而得到廣泛欣賞🧚🏻,同時他的創新性超越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因而成為後世傳頌的經典🏃🏻♂️。他的創造性的光芒穿越了時空,照射到不同時代的人生社會。他的作品探析了人類至今為止仍然無法解決的人性困惑和社會問題。本講座還將分享當代對於莎翁傑作創新改編的精彩片斷,分析現代以及後現代藝術家如何將莎翁經典融入當今的流行文化🐖。總之🪴,莎士比亞是創造的載體和媒介,是創新的成果和源泉,既承繼又開啟♌️,既是經典又是流行。我們應當將他置於不斷創新的過程當中,才能充分體驗他的兼容性、創新性、多元性🤜🏽、時代性、歷時性與共時性,從而再現莎翁經典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