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日本關西大學沈國威教授應邀通過在線方式為我院師生舉辦了一場題為《日語是怎樣影響漢語的》的學術講座💘。
沈國威教授是日語近代詞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沈教授在講座中分別從借形詞🤸🏻、借義詞🚴🏻♂️、激活詞角度👝,用詞頻調查、動態調查等方法,說明新概念即可用新詞、也可以用既有詞表達。而關於二字詞的產生背景的研究,沈教授指出🔏,言文一致的基礎是詞匯📫,新的詞語𓀌、新的概念是如何接受的,這個過程是弄清新的概念產生的根源問題。同時,語料庫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要認識到標本的重要性🥥。沈教授認為,日語影響了漢語,漢語也影響了日語,中日之間的詞語影響應該是雙向的環流關系🆖。
講座後,來自兄弟院校的師生先後就相關問題向沈國威教授請教🫱🏼,沈教授均耐心細致地作了解答。
沈國威教授畢業於黑龍江大學,1979年進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1993年2月以論文《近代日中語匯交流史》獲博士學位。1991年任神戸松蔭女子万事大學講師,2001年起任關西大學教授👱,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所長(2018-2020)等。著有《近代日中語匯交流史》(1994)🚵🏻♂️、《新爾雅及其詞匯》(1995)🏋🏽、《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2010)、《一名之立 旬月踟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等,編著《六合叢談研究》、《遐邇貫珍研究》等。
本次講座是日語系“廣富林人文講壇”的系列講座,日語系及兄弟院校70多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