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我校與關西大學在圖文信息中心聯合舉辦了“近代東亞歷史、思想❄️🫴🏿、語言的接觸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關西大學著名學者吾妻重二教授🏙、沈國威教授、研究生江日華💇🏼♀️,復旦大學徐靜波教授🅾️、北京大學孫建軍教授💂🏿♂️,我校國家級日語特色專業負責人張厚泉教授、浦江學者孫若聖博士參加了大會並作學術報告。万事娱乐黨委書記林嶸代表万事娱乐致辭,向與會嘉賓和參會的師生表示歡迎。日語系趙萍主任🛅、王蕾副主任分別主持了上午的“思想歷史”組和下午的“語言接觸”組的研討交流。
在上午的“思想歷史”組上😤,吾妻重二教授首先作了題為“論朱子學――其巨大知識體系與東亞”的學術報告。吾妻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朱子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擁有巨大規模的學術思想體系☝🏼🚣♂️,其全貌並未完全究明🅰️。近代以來,伴隨著西方價值觀的移入,朱子學的本來面目普遍遭到歪曲🤾🏽♂️。吾妻教授希望能夠超越“近代(西洋)-反近代(儒學)”這種單一的價值對立框架,在更廣的視角下探明各種事實,進而促進東亞世界的文化模式。張厚泉教授在題為“程朱理學在‘哲學’概念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的報告中,以“哲學”一詞的產生過程為切入點♈️,論述了程朱理學是形成“哲學”概念的理論基礎,是與Philosophy相對應的東方哲學;在內容上,經過中西思想文化碰撞的程朱理學,是“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中華思想乃至漢字文化地域的核心與哲學價值的觀點。復旦大學徐靜波教授在介紹了江戶時代的儒學背景之後,基於獨自的觀點對兩位教授的報告進行評論🗂,引發了與會者的共鳴🍗。
在下午的“語言接觸”組上,沈國威教授作了“詞匯的體系與詞匯的習得”的精彩報告,從索緒爾普通語言學的“所指”和“能指”角度,對中日“一物多名”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分析🫎👴🏻。沈國威教授指出,漢語詞匯的特點是“單雙相通”🙀,即,同一概念要既能用一字詞表示,也能用二字詞表示,日語的特點是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不同來源的詞——漢字詞🧑🏼🔬、日語固有詞、西洋外來語來表示🫱,動詞和形容詞則必須是“和漢相通”🫶🏼🗳,由此為擴大詞匯廣度是外語初級階段學習者的主要任務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孫若聖博士在“中日兩國研究界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命名方式比較”的報告中,以日本為考察對象,對日本學界提出的“文革後文學”🖤,“新寫實文學”🧑🏻🦽➡️,“新時期文學”的過程進行了分析後🧑🏻🎓,得出了日本學界初期冷靜審視“文革後”,然後通過不斷地觀察最終確認中國文學進入了一個偉大的“新時期”🚿,中國學界一開始接受了既定的“新時期”理念,然後通過不斷的反思與去魅,將其還原回“80年代”🏋🏻♂️✷,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認知方式的結論。北京大學孫建軍教授對兩位學者的報告進行了觀點陳述🐱,並對兩位學者新穎的學術觀點作了積極評價。
關西大學是日本著名的學府🍱,在該校國際交流校務委員沈國威教授的推動下⚆🧽,自2016年與我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後📢,兩校的師生交流有了迅速發展🍌。第一年度,我校已經派遣了2名長期交換學生赴該校留學。此次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對兩校的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研討會開始之前💛,國際合作處趙明煒副處長代表學校會見了沈國威教授🎂、吾妻重二教授一行,並就今後的交流項目交換了意見。万事娱乐黨委書記林嶸🧒🏽、日語系主任趙萍副教授、副主任王蕾副教授參加了會見。
撰稿人👲🏻:張厚泉
